中新網甘肅新聞12月23日電 (通訊員 朱蕊 楊卿)近年來,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大力實施“生態立縣”戰略,北山地區荒漠草地生態整體好轉;南山草甸草原物種多樣性持續恢復,生態群落穩定。草原涵養水源、保持水土、防風固沙、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功能和屏障作用得到恢復和增強。全縣4676.72萬畝天然草場植被大面積恢復,植被覆蓋率由過去的25%提高到現在的45%,荒漠化草原植被覆蓋率大幅提升,蟲害面積減少300萬畝。
肅北是敦煌、瓜州、玉門、阿克塞的重要水源地,強化水源地生態保護,事關民生福祉。長期以來,肅北面對嚴峻的生態形勢,從凈化水源入手,堅決取締沙金開采,于2003年開始實施國家天然草原退牧還草項目和有害生物防治工程,增強草原植被涵養水源的功能。經過多年禁牧、休牧、劃區輪牧項目建設,累計完成退牧、禁牧、休牧、劃區輪牧圍欄1755萬畝,其中播種改良117萬畝、人工種草7萬畝、改良退化草原10萬畝、治理退化草地2萬畝,實施草原治蟲滅鼠519.1萬畝。
在草原保護和建設方面,肅北縣制定了草原放牧制度和管理辦法;采取落實草場“三權”分級管理,各村建立草場管理小組,使草原管理制度化;制定《草原管理辦法》,以憲法和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為重點,組織開展送環保知識和法律下鄉進村、入社區到企業等活動;把鹽池灣省級自然保護區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,面積擴大3倍,新建馬鬃山省級北山羊自然保護區,全面封閉禁采南山地區沙金,先后投資2億多元,新建和續建退耕還林、退牧還草、休牧禁牧、“三化”草場綜合治理等20多個重點草原保護建設項目。一系列草原管理舉措,使人為破壞草原資源的問題基本得到遏制。自全面落實國家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各項政策以來,全縣落實獎補政策面積4325.37萬畝,其中禁牧面積724.63萬畝、草畜平衡面積3600.77萬畝,惠及2300多戶牧農民,累計發放獎補資金9.6億多元。
為統籌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工作,肅北縣重點從兩個方面開展工作:全力配合推進了祁連山國家公園試點工作林地、草原、冰川、濕地保護等項目建設,加大重點生態功能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,著力促進生態系統良性發展;全面開展國土綠化行動,繼續實施退耕還林、退牧還草、造林綠化工程,開展自然保護區內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和綜合整治,不斷夯實生態建設基礎。
【編輯:杜萍】 |